查看原文
其他

李斯特《b小调奏鸣曲》究竟描述的什么主题?

2017-03-02 武增文、纪倩 西方音乐评论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k0174jgy5gb&width=500&height=375&auto=0丹尼尔·特里福诺夫演奏李斯特《B小调钢琴奏鸣曲》



从《b小调钢琴奏鸣曲》探李斯特的钢琴音乐

《b小调奏鸣曲》S.178是李斯特一生唯一的一部钢琴奏鸣曲,其内涵深刻,体现出他晚期的内省精神和他晚期作品的创作情怀。通过分析李斯特的钢琴作品《b小调奏鸣曲》,反映其钢琴音乐创作的特点及精神内涵,力求为我们演奏他的作品作出一些启示。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171xkaoaw&width=500&height=375&auto=0王羽佳演奏李斯特《B小调钢琴奏鸣曲》


一、李斯特的音乐创作 

李斯特首创了交响诗的形式,他一共创作了《塔索》、《前奏曲》、《匈牙利》等十三部交响诗,最主要的作品还有《浮士德交响曲》、《但丁交响曲》等。在钢琴方面,他又是现代钢琴技术的创造者之一。李斯特受帕格尼尼在小提琴上写出炫技作品的影响,尝试在钢琴上也作出炫技性和音乐性相结合的作品,如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和十首钢琴练习曲,其跨度大、结构严谨、层次多、难度大、表现力丰富,常被作为音乐会曲目演奏。他作为一个作曲家兼钢琴家,开拓了钢琴这件乐器的极大可能性,无论从音域、音量到作品的难度,都是达到前所未有的极限,丰富了作曲的织体、和声技法。如钢琴练习曲《马捷帕》、两首钢琴协奏曲、《B小调钢琴奏鸣曲》、《12首超技练习曲》和《旅行岁月》等等,充分挖掘了钢琴的音响功能,对演奏者的技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些作品都是必须达到很高钢琴水平才可能弹奏的。他创作的十九首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由匈牙利民间小调为题材,在他的钢琴作品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这些作品不但充分发挥了钢琴的音乐表现力,而且为狂想曲这个音乐体裁创作树立了杰出的音乐典范。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159f85ylf&width=500&height=375&auto=0Marina Yakhlakova演奏李斯特《B小调钢琴奏鸣曲》

   

二、李斯特钢琴作品 

李斯特的钢琴作品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各个时期都反映出不同的音乐特点和创作情怀。 


三、《b小调奏鸣曲》 

  1. 音乐形象构思和作品内涵。每个人的心里都有正义的主题和恶魔的主题,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存在着完全矛盾的性格。李斯特尤其明显,由此可见,李斯特的世界观从未达到内在的一致,本身就是矛盾的、不协调的。在外表的光鲜和享受世人的尊崇时,李斯特自己却始终内省人性的丑恶、人的力量的渺小,这种矛盾和不协调是不能解决、永远都在无休止的抗争!表现在作品中(又回到感性经验中)就是引子的那一声叹息。作品主题浮士德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在这个艺术形象上兼具有英雄的浮士德与魔鬼的“梅菲斯托”两个对立的性格,这一对艺术形象,各自的性格特征径渭分明,但是善恶又随时发生转变,善中有恶,恶中存善,互为善恶。所以我认为,李斯特可能是运用《浮士德》的艺术典型,以音乐的形式,反映他自己内心世界的复杂活动,也就是《b小调奏鸣曲》要表现的艺术形象。 

  2. 技术特点及弹奏难点解决。《b小调奏鸣曲》,囊括了较多技术特点。从钢琴曲的织体结构分类,该曲包含了如八度重奏、大跨度的音程跳跃、琶音跑动、和弦技术等。其中最难的属八度技术,弹奏八度的人体技术关键部位是手腕,这是人体的生理构造与生理机能所决定的。人的手臂关节有指关节、掌关节、腕关节、肘关节与肩关节。 

  3. 文学意义。历史上对这部作品文学内涵的猜测与争论却至今未曾停止过。主要的争论集中在无标题和以《浮士德》为内容的分歧上。包括于润洋、格劳特和保罗・亨利・朗在内的一批音乐学家,都坚持认为这是一部无标题作品。另外还有一些观点对《b小调奏鸣曲》的文学性内涵进行了猜测,如自传说、《圣经》与弥尔顿的长诗《失乐园》说、伊甸园寓言说等,各有其说。《b小调奏鸣曲》究竟描述的什么主题?比较得到普遍认可的即是“浮士德”说,浮士德和书中的魔鬼摩非斯特的相互关系象征世上或人性中相互依存的客观实在,也是人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反讽和悖逆。 


四、总论李斯特创作情怀 

通过《b小调奏鸣曲》我们可以看出李斯特晚期创作上的真正发自内心的情感,一些发自他心底的真实感悟,音乐与文学互通。音乐与情感的同构关系是普遍存在的。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决不是“为艺术而艺术”,而是要表达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对李斯特的音乐进行解读,就是要通过研究发掘李斯特深藏在音符深处的情感与思想内涵,以及李斯特情感与思想表达的独特方式。由于音乐语言没有确定的指物性和指意性,音乐作品的标题和题词并不是直接描述音乐形象,而是传达思想和情感的手段,是李斯特将文学音乐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手段。

*本文作者武增文、纪倩,原载《群文天地》, 2011年第六期;往期李斯特:1、从李斯特的钢琴作品看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2、标题音乐是如何诞生的;3、伟大演奏家与钢琴技术风格演变丨李斯特及其弟子;4、聆听李斯特三首《彼特拉克十四行诗》及其曲式浅析;5、在钢琴上写诗的李斯特;6、论李斯特器乐作品的文学蕴涵;7、是李斯特首创了“背谱演奏法”丨他极大丰富了钢琴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效果;8、李斯特《旅游岁月》的诗境表现;9、周广仁丨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可以熟练弹奏李斯特超技练习曲,却弹不好一首莫扎特奏鸣曲?10、你可以不擅长,却不能不弹李斯特丨那些李斯特钢琴作品的伟大诠释者!11、你可以不擅长,却不能不弹李斯特丨那些李斯特钢琴作品的伟大诠释者;12、梦都是很美的,李斯特的《爱之梦》更美!13、肖邦的音乐和李斯特的音乐相比更加复古,李斯特的作品是指向未来的!14、浅谈李斯特的《梅菲斯托圆舞曲》丨只有深刻地理解了音乐的表现,才能更好地演绎全曲!15、郎朗巴黎大师课丨讲解李斯特《梅菲斯特圆舞曲》(Mephisto Waltz No.1 S.51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